道教常识
  • 道藏中的洞真、洞玄、洞神都是什么意思?

    《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洞的意思就是通,有通透、通玄达妙之意。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三洞为教,洞神为小乘,洞玄是中乘,最上为洞真,但三洞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所谓小、中、大乘,也只是表示修道的进程与阶梯。三洞都通达,就叫做“大洞”。简单的来说,三洞真经,即是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亲自宣示的道经,是大道之纲领,更是入道的门径。因此,道教徒必须信仰其无上的神圣与权威性,否则即非道教徒。道教,自宇宙开辟以来,皆以天尊说法

  • 从天师“四不吃”想到道家“处世”养生!

    一龙虎山的道教文化渊远流长,道教养“神”、“处世”养生之术更具独到之处。我们常人虽不修道,但是也能从中汲取些许养分。偶与一位老道长闲谈,仙风道骨的道人夹杂着乡音向我娓娓叙着:第一代天师张道陵123岁羽化成仙,第五代、第十代、第十三代均在100岁以上,前二十六代天师都在90岁以上。我立时肃然起敬,插话说,道家“养身”确有精妙之处,除了炼丹炼气养身之外,应该就是道文化中享誉全球的一“饮食养身”了吧。可是老人话锋一转,你这是常人以为,依我多年参道所见,历代天师除了炼丹、饮食方面异于常人、格外讲究外,老祖天师们对

  • 皈依三宝:入道之起点

    信仰道教者,无论是出家(指道教全真派教徒)或入道(指道教正一派教徒),还是居家(指道教居士),其入教都必须皈依三宝。这就是说,“皈依三宝”是信仰道教的人进入教门的第一步。因此,道教宫观或道教协会为道教居士(即道教居家修道之士)所发的证件名曰“皈依证”(或“居士证”)。道教徒所皈依 的“三宝”,是指皈依道、经、师三宝,全称是皈依太上无极大道、皈依三十六部尊经、皈依玄中大法师。皈依道教“三宝”了,也就等于皈依道教了。因此可以说,皈依三宝,为入道之起点。下面我们就简要谈谈道教徒所皈依的“三宝”。一、三宝

  • 道士的称谓概述

    道士之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的方士,即有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隋唐前后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较晚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在历史上,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择要简述如下:天师:指张陵或其嗣号之后裔。但后世也有个别道士称“天师”,如寇谦之(北魏),隋焦子顺,唐胡惠超等。法师:精通经戒、主持斋仪,度人入道,堪

  • 道教四大宗坛

    龙虎山正一玄坛道教之成始自张天师,天师本名陵,后名道陵,东汉沛国丰邑人(三四|一五五年),张子房八世孙,受两汉谶纬思想的启示,倡黄老形名人阴阳五行,入江西龙虎山修道,作「道书」廿四篇,及「灵宝经」,为道教之开山祖。「列仙传」:光武建武十年生于天目山,七岁信道德经。天文、地理、阿洛、图纬四书,皆极其妙。志在修炼,隐居北芒山,有白虎衔符置座旁。和帝时,征为太傅,封冀县侯,三召不就。入蜀,爱蜀中渔山岭深秀,遂隐于鹤鸣山。入嵩山石室,得黄帝九鼎丹书及太清丹经,同弟子王长、赵升逆流入龙虎山炼丹。丹成而龙虎

  • 何为道教三宝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三要旨,尊为三宝者:(一)学道者: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作为皈奉道法之“道、经、师”三宝。(二)修道者:以人身之“精、气、神”为修养性命,作出世工夫的三宝。(三)行道者:以“慈、俭、让”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宝。盖基於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共有4页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宫观电话:0591-83312599、83321010    技术支持:13799997520

宫观邮箱:1293311@qq.com

宫观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于山九仙观(于山风景区内)

Copyright 2020-2021 , 于山九仙观 , All Rights Reserved 

  • 电话直呼

    • 0591-83312599
    • 0591-83313673
    • 网管客服 :
  • 扫码添加客服

技术支持: 福州城市云建站 13799997520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