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修行为什么要重视抄习经典每当和初学者谈论该如何学道的时候,都会告诉对方要先从经典学起。 其中的抄经,更是一件磨性子的功夫。 (资料图) 然修行之人若能每日抄习经典,可获以下几方面的功德: 第一,抄经是学习经典最快的过程。 尽管读经也是学习经典的好办法,但单纯地诵读又很容易因琐事而分心神,所以初修道之人应当抄经,且需要日日坚持,不可废堕。 通过这种看似缓慢的方法,其实可以更好地把经文印到自己的内心中。 其次,抄经,是对无上经典的最大恭敬。 (资料图) 修道人在面对人生中的一切机缘时,都要心存感恩,因为每一次的经历其实都是在督促着自我更加精进。而对你我凡夫俗子来说,在修道的路上难免会遇到迷茫时、退心处,此时该怎么办? 其实,最好的答案早已经被历代祖师写进了经典中。
对于世间人来讲,敬惜字纸是对文化与传统的尊重;对于修行人来说,对祖师经典的恭敬,更附加了一层信仰的神圣。 因为在这如珠玑一般的文字背后,隐含的是祖师们谆谆的教诲,是大道的显化。修道人以道为根本,尊重经典,便是对大道的尊崇。 (资料图) 再次,抄经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静心修行的必须。 对于普通人来说,通常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但抄经不仅仅只是把经典中的文字誊抄下来,这本是一个修习的过程,因此便对抄习者的身形是否端肃、心念是否清静等有着诸多规诫。 唯当心无旁骛之时,才能够真正进入到大道教诲的境界中。诚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如修行本身一般,在最开始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与诱惑。此时越是急着静下来,反倒越容易焦躁。修习者面对的最大考验,在于能否把持住对清静的渴望。 这是一道玄之又玄的界限,所谓过犹不及,当人心被清静的欲望牵引了,这反倒会成为修行的大魔障。 把抄经当作一种修行去做,这是对每一位修道者的基本要求。 (资料图) 但修行之事不只在宗教范围内,亦存在于世俗的生活中。 对于一般的道教信仰者以及爱道、好道的人士来说,虽然抄经的要求并没有如此之多(如有诚心者,亦可以以道人的修行标准要求自己),但静心抄诵是最基本的。 当一笔一划慢慢浸润纸张的时候,整个身心都沐浴在琳琅妙音之中。 闻道之要义,便是要涤虑人间的一切烦躁。能从抄经的过程感知到内心的宁静,这正是道教经文所实现的度化意义。 尽管对抄经的过程存在很多要求,归根于底仍离不开“度人”两个字。 修道有成的祖师们之所以愿意留下无数经典供后人修习,目的不在于让人们比拼抄诵的次数,而是希望我们每一位后学者都能够从抄习经典的过程中感知到修行的妙旨。 道教崇尚自然,每一个人修证大道的方式不同,但“自然”则是万千路径的相通处。 能够从抄经的过程中感知到自然,明白了自我,既借文字而悟道,又不让证道的过程执拗于文字,于此便得了修行中的真自然,也才使抄经的过程具备了更切实际的意义。 |